中文名: 彼得·德·霍格
外文名: Pieter De Hoogh
别名: Pieter de Hooch;Pieter De Hoogh,Hooghe Pieter De,Hoogh Pieter De,彼得·德·霍格,霍赫
国籍: 荷兰
出生地: 鹿特丹
出生日期: 1629
逝世地: 阿姆斯特丹
逝世日期: 1684年后
艺术特点: 光色变化细腻,空间构图复杂,中产阶级居家妇孺的日常生活为主
艺术流派: 荷兰巴洛克
艺术时期: 巴洛克时期
启发: 尼古拉斯·彼得松·贝尔赫姆
主要成就: 荷兰最优秀的室内画画家之一
历史评价:

霍赫擅长描绘荷兰人的日常生活,注意细节,色调温暖。其笔下的人物多半是朋友、家人和女仆。在代尔夫特时,其成就达到了巅峰,后来则转而描绘中产阶级生活。

艺术家简介

长期以来,该画家青年时代的作品未受重视,晚年的作品也被遗忘,只有成熟时期的作品受到关注,它们使他成为荷兰最优秀的室内画画家之一,仅次于代尔夫特的弗梅尔。

青年时期。他青年时期的作品的确与美好的代尔夫特时期的作品相去甚远。这位歌颂虔诚和宁静的家庭生活场面的艺术家最初歌颂的是喧嚣的哨所和小旅店,那是他学艺之地哈勒姆最流行的主题。他是贝尔赫姆的学生,在作品中似乎受到这位模仿意大利风格的老师的田园牧歌式色调的影响,例如《与一群农民在一起的骑马人》(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空玻璃杯》(鹿特丹,B.V.B.),或《小酒馆》(费城,艺术博物馆,约翰逊收藏品)。虽说他和同学雅各布·奥赫特韦尔特一样,最初是以与民间生活相近的题材作为主题的,但他已经赋予光线重要的地位。这种光线仍然与卡拉瓦乔的原则相符合,即光线从窗中泻进来,或使用人工光照,如《炉边》(罗马,G.N.,柯尔西尼馆),画中的人物对光形成屏障。在《起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中,他已经欣赏到室内关闭的空间所具有的空间潜力。

代尔夫特时期:成熟期。1655年霍赫加入代尔夫特的同业公会。在此之前一年,他已经结婚,定居于代尔夫特。这座城市的主要艺术家卡雷尔·法布里蒂乌斯在1654年去世,而比霍赫小3岁的弗梅尔则刚刚起步。霍赫在1654-1662年间住在代尔夫特,创作出他最杰出的作品,其高质量一直维持到1670年左右。他放弃了最初的主题,专画家庭生活及室内场景,如《食物贮藏室》(荷兰国家博物馆)、《纺纱女人》(伦敦,白金汉宫)、《母亲的关爱》(国家博物馆),或以轻佻的谈话场景为主题(《喝酒的女人》,1658,卢浮宫)。霍赫最初用的色彩相当有限,自代尔夫特时期起,他用的色彩就变得十分丰富细腻,其中的《母亲》(柏林博物馆)或《一杯酒》就是最好的例证。对光线和氛围的重视减弱了主题的故事性。

这位艺术家的独特之处在于作品的人物与其周围的物体之间创造出多种对应与相似关系。体积、形状和色彩产生一种来自它们微妙关系的造型节奏(《花边女工》,巴黎,荷兰学院;《牌局》,伦敦,白金汉宫)。霍赫的空间观也是具有创意的:在《代尔夫特一所房子的庭院》(1658,伦敦,N.G.t毛里茨故居)和《拿石榴的男孩》(伦敦,华莱士收藏馆)中,他将外部的露天空间与房间里封闭的透视进行对比,而《贵妇人及其厨娘》(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或《母亲》(柏林博物馆)则是按照快速画出的没影线而安排的,加快了景与景之间的接续,而人物丝毫没有摆姿态的样子。

阿姆斯特丹时期。我们不知道霍赫为什么离开代尔夫特去了阿姆斯特丹。1662年,他定居阿姆斯特丹,直至去世。《夫人及其女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其年代最近被重新考虑)代表着从代尔夫特时期向阿姆斯特丹时期的过渡,即从外景场面向室内场景的过渡,直到1670年他没有什么变化,创新较少。他最后的作品作于1684年。他在荷兰资产者奢侈的室内场景中描绘人与物的那种特殊的宁静(《玩牌者》,卢浮宫《《壁炉前》,纽约,弗里克收藏馆;《信》,布达佩斯博物馆)或过分讲究礼节的家务劳动,如《削苹果的女人》1663,伦敦,华莱士收藏馆)或《细查黄金的女人》柏林博物馆)。这后一幅画与弗梅尔的有些相似,但只是受到了些次要的影响,应该说是艺术家本人的现实主义与敏感的观察说明了作品中的表现为什么那么精致和完美。

自1670年起,直到1684年前后,原先十分细致和含蓄的室内场景变成了与扬·斯蒂恩相近的放纵(《情书》,斯德哥尔摩,Nm;《小步舞》,1675,费城,艺术博物馆,《歌唱家》,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点心》,1677,伦敦,N.G.)。此时他的作品很多,并采用特有的技巧,用小的光点来烘托形状,形状变得复杂和造作,如《公园》(温莎堡)和《谈话》(里斯本,M.A.A.)。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作品长期被认为出自他的同代人之手,例如奥赫特韦尔特、胡格斯特拉滕、布莱克伦卡姆及扬森斯,而霍赫在他发挥最好的情况下令人想起弗梅尔的至髙和谐。

——选自《西方艺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