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5个专题
眼睛是心灵之窗,在艺术作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传统,是被尊为画圣的顾恺之立下范式的。《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此处的“阿堵”就是“眼睛”,画像想要传神离不开眼睛。西方艺术作品中也是同样,即使是同样的动作,画家一旦赋予眼睛不同的表现,便会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 本次展览通过喜悦、愤怒、哀伤、恐惧、平静五大模块,选取31幅经典作品来展示人在不同情绪下眼睛的变化,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画家创作的意图。
2023-07-21 西方绘画
2022年10月31日是维米尔诞辰390周年的日子,值此诞辰之际,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特推出维米尔画展,借此来回顾维米尔的一生。
2023-06-21 西方绘画
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 年)出生于法国东部汝拉省(Jura)的奥尔南(Ornans),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运动最杰出的大师之一。他对法国这处偏远乡村的喜爱持续了一生,他致力于只画他能看到的东西,拒绝学术传统和视觉艺术家的浪漫主义,库尔贝拒绝了他那个时代现有的政治和艺术机构,而是选择对他周围的世界进行真实而不理想的描绘。
2021-09-27 西方绘画
环顾生活周遭会发现机器无处不在,我们早已习惯又期待机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艺术与机械的关系是艺术史研究关注的面向之一,罗伯特.赫尔伯特(Robert L. Herbert)在〈机器的来临:欧洲现代主义艺术,1910-1925〉中由现代艺术开始说起。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人们对于机械的态度始终存有分歧,艺术家们亦是如此。赫尔伯特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此时现代主义艺术广泛地关注现代机械、科学和工业主题。
2021-03-22 西方绘画
21世纪的海报注重于资讯传播与活动宣传,逐渐出现商业大于文化、文字大于图像的趋势,并且面临了被快速流通的网路媒体取而代之的危机。但其实海报并不是一直处于媒体产业中的弱势族群地位,反观19世纪末「美好年代(1871-1914)」的法国巴黎,剧院和咖啡厅林立,娱乐平民化地蓬勃发展,当地的演员、名人便与商业艺术家合作设计海报,大量印刷并张贴于热闹的街道上,成功塑造出自身的偶像形象。1880年至1900年间,巴黎的城市奇观(spectacle)包含了当时的表演、名人、休闲等视觉文化。 19世纪巴黎艺术界的完善制度和国际影响力、艺术作品的多样与创意,以及城市居民之间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文化认同,都构成了法国视觉艺术的重要地位。巴黎新兴的娱乐业经常激发着商业艺术家的灵感,他们使用多元的美学形式呈现出各种公共景象。在美术和商业图像设计领域中,海报作品以令人信服的视觉形式,成功获得当时观众的注意力。
2020-12-24 西方绘画
在今日亚太当代艺术的领域,对于新西兰的艺术发展往往过度着重于“毛利艺术”,因而错失了理解新西兰各种艺术类型的可能性。随着太平洋逐步成为全球经济、文化的核心,面向南太平洋的奥克兰或许才会是未来新西兰文化发展的重心。
2020-11-30 西方绘画
那位轻佻的赫柏,一边在喂宙斯的鹰,笑着,擎起沸腾的酒杯,把惊雷斟向大地。——俄罗斯·丘特契夫:《春雷》万人迷——永生不老的女神在奥林匹斯山的酒宴上,有一位专门负责给众神斟仙酒,献上精美食物的女神。她头戴耀眼花冠,手持金光闪闪的酒杯,带着银铃般的笑声,穿梭在众神的宴会之中,一边斟着仙酒,一边还忙里偷闲,逗弄着宙斯的猛禽老鹰。她就是人间无数女子崇拜追逐的,有着细腻娇艳肌肤和永生不老容颜的青春女神赫柏(Hebe)。赫柏是宙斯与赫拉的女儿,她的哥哥是大名鼎鼎的战神阿瑞斯(罗马神话里的玛尔斯)。赫柏在希腊语中是青年(Youth)的意思,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朱文塔斯(Juventas),同样也有青春的意思。赫柏代表着永驻的青春,她献给众神的是永葆青春的祝福,她从天上洒下的美酒,是人类喜悦和力量的源泉。她自己青春年少,貌美如花,性格上大概也是伶俐活泼,在神的酒宴上也是八面玲珑,所以很受众神和人类的欢迎,是一位典型的万人迷。据说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赫柏曾受到过热烈的崇拜,人们把郁郁葱葱的柏树当作她的圣树。因为长得青春靓丽,又有着美好的祝福,所以女神赫柏还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艺术主题。艺术作品中的赫柏通常拿着斟酒的金杯,身边跟着宙斯的雄鹰。
2020-09-11 西方绘画

世界艺术鉴赏库 | 杭州弘雅 © 2016 浙ICP备1601794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5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