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普及
艺术故事
艺术品
艺术家
机构
书偶活动
艺术与阅读
艺术普及
Essential
全部
中国绘画
中国书法
西方绘画
美学解读
查找艺术普及专题
searcharea
标题
简介
关键词
查 找
共184个专题
排序:
标题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
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元旦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2017-12-29
中国绘画
中国绘画中的忧郁美的几种内涵及特征
中国艺术家们忧郁感伤的心理机制尤为发达。其作品十分自然地在生存于忧患之中的人们心灵上激起共鸣,从而产生比较强烈的审美效应。这种效应反过来又刺激了创作者对忧郁感的体验和表达。然而,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受着不同的宇宙观、人生观支配的艺术家们所忧所患常有许多差别.与它相联系的忧郁感伤随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内涵,在作品中所具有的忧郁美也就体现出几种相互交融又相互区别的内涵与特征。
2019-10-18
中国绘画
从《秋山问道》看巨然山水画艺术特色
巨然,生卒年不详,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五代南唐画家,著名僧人。早年在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随同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于开宝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
2018-10-19
中国绘画
过了十五年结束,一年一度元宵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03-02
中国绘画
水光云影——“潇湘八景”山水画的前世今生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所谓潇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潇”字作形容词,意思为“水清深貌”,“潇湘”即是“清澈而深邃的湘水”。另一种解释,“潇”字指“潇水”,“潇湘”即“潇水”和“湘水”的合称,“潇水”和“湘水”汇流于湖南省永州市,在中唐以后,“潇湘”逐渐取代“三湘”成为湖南的代名词。正是在“潇湘”的语义范围内日益固定之际,描绘湖南的“潇湘图”成熟发展。
2022-02-05
中国绘画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哉挺青泥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著名画家徐悲鸿喜欢螃蟹是出了名的。他就曾说过:“鱼是我的命,螃蟹是我的冤家,见了冤家不要命”。不少书画文人们啖蟹、品蟹、画蟹,爱蟹爱得要绘之以画,倾之以情。一年中最合适吃蟹的季节又到了,带上花雕酒,约上知己好友,尝蟹去。
2017-10-15
中国绘画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中国人对梅花的情结源远流长,人们赏梅、吟梅、唱梅、颂梅、写梅、画梅,创作了大量梅的诗词、美文、 绘画、歌曲等文艺作品,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梅花文化艺术,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独树一帜,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 代人对梅花的赞赏和热爱。
2018-12-07
中国绘画
绘画中的符号——泉水,象征圣母的代表性母题
中国古代夏日女服的形制与时尚
人面桃花——仕女与花卉题材作品展
热门专题
2197
茶乡之邦:一捧清茶以敬君子之交
1918
借景寓意缘境观空——辨析文入画与禅画之异同
1606
绘画中的符号——泉水,象征圣母的代表性母题
1311
中国卷轴式地图:纵览国家大好河山
1301
中国传世书法:篆、楷、行、草篇篇精彩
1187
洛可可艺术:充满精致、甜美的艺术特色